彩88-首页

彩88-首页

彩88-首页 >> 彩88-首页 >> 专题活动 >> 党史学习教育 >> 主题征文 >> 正文

永不褪色的老党员宋春旭

来源: 日期:2021年07月19日 15:35 人气:

时代的列车,历经百年风风雨雨,承载着中国共党人的伟大理想,驶进了公元21世纪2021年。今年的7月1日,正是全党、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翘首盼望的中国共产党华诞100周年。在这个光辉伟大的喜庆日子里,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千千万万个党的优秀儿女,抛头颅洒热血,前仆后继的牺牲,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宁、幸福的生活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党领导我们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,改变一穷二白面貌,各条战线,涌现出像孟泰、时传祥、王进喜等无数个忘我劳动、无私奉献的劳动英雄和劳动模范,他们的精神将世代传承。值此党的百年华诞,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位入党四十二年,不忘初 心,一切听从党安排,公而忘私,永不褪色的老党员感人事迹。他就是陕西省劳动模范,原西北有色地勘局陕北打油指挥部的指挥宋春旭。

不忘初心

面对年轻的共和国刚刚诞生,百废待兴的形势,毛主席心急如焚,1950年,对地质工作者语重心长地说:“地质工作是工业的开路先锋,地质工作上不去,好比一马挡道,万马不能前行”。毛主席的这一伟大指示,在地质部门产生了强烈“地震”。

出生在东北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宋春旭,1952年技校毕业,一出校门,就进入了地质部门——钻山,他不忘初心,牢记毛主席的谆谆教导,怀揣一颗火热的心,热爱地质事业,一心扑在了地质勘探上,在野外整整摸爬滚打了42个春秋。从松辽平原到大西北,从巍峨的秦岭到内蒙的白云鄂博,从风景秀美的骊山到陕北黄土高原,这里的山山水水、大漠戈壁,无不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。所以,他工作的第三年,1955年7月12日就光荣地入了党,二十多岁当了机长、分队长,后来工作越加出色,担子也越来越重,先后历任大队正副队长和正副指挥。他就是这样一位一生与山为伴,四海为家的人。

不忘初心,永葆本色。宋春旭从退居二线到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后,完全可以在家安度晚年,尽享人生天伦之乐。但是,正逢地勘单位改革,推向市场,进行二次创业。局成立陕北石油钻井指挥部,请他出山,亲任指挥部的副指挥。只要工作需要,老宋“宁可马革裹尸还,也不在家享清福”!他放弃舒适的生活,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,告别妻儿老小,义无反顾地从骊山脚下北上延安,开始了钻探生涯的第二个春天打油新生活。未料,一干就是10年,直到他的生命终止。

指挥部设在延安李渠镇一家旅馆里。1987年的3月初,关中地区已是桃花盛开,大地披绿的时候,而苍莽的陕北高原还是冰天雪地。这对从景色秀丽的骊山走来的已年过半百的宋春旭来说,是个“下马威”,生活关也难过。初到几天,镇子上没有一家饭馆开门,老宋和指挥部的其他同志,只好天天吃自带的方便面、挂面就咸菜,没有青菜,嘴唇干裂。尽管这样,他和刘指挥、赵工带领大伙不顾雪深路滑,翻山越岭看井位、查水源,保证了局陕北打油第一台钻机于3月23日按时开钻,随后一座、两座……钻塔在延河边拔地而起。指挥部距各井场近的几里路,远的上百里,哪里有困难,有问题,他就出现在哪里。有时没有车,十多里他都是骑自行车去,过延河、盘山道,汗水洒一路,湿透衣和衫。春季,延安多风沙,常常是风裹着沙,沙卷着土,整天刮得天昏地暗,一天下来,人变成了“秦俑”。就这,他照样早出晚归,出现在机场,了解情况,帮助解决问题,尤其遇到机场搬迁,年逾六旬的宋指挥和工人一起人拉肩扛,每回到指挥部,已是天黑人困、饥肠辘辘。这对他来说,都司空见惯了。正是由于有老宋这样的领导干部,处处以身作责,率先垂范,带领西北有色地勘打油人,用他们的血汗乃至生命在陕北老区树立了一座无言的丰碑。

这座丰碑,记载着他们为老区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。苍莾的陕北黄土高原可以作证。

请看这些闪光的数字。据1997年4月29日,西北有色地勘局陕北石油钻井十周年座谈会披露:地勘局十年在延安、榆林两市15县施工打油,开动钻机169台,共交付油井1259口,累计总进尺87万米,相当于钻透了98座珠穆朗玛峰,油井的合格率、优质率分别达到100%和95%;打油不仅给地勘局创产值达2.222亿元,更重要是给老区增加了财政收入,以1996年为例,延安市12县一区191万人,从过去人均年收入不到400元,增加到人均年收入960元,人均贡献名列全省第一,石油工业占财政收入的60%,按每口油井以最低10年使用期计算,可给老区直接增加财政收入20多亿元。

这些震憾人心的闪光数字,将被载入陕北老区经济腾飞的史册。昔日千年贫脊的陕北黄土高原,如今到处是钻机星罗棋布,高楼大厦拔地而起。看到这一切,延安地委、行署的领导曾感激地说:“西北有色地勘局你们支援延安老区经济建设,出力流汗,延安人民永远忘不了大家的功劳!”

心系老区

延安,中国革命的摇篮。

1986年10月,为了支援延安老区经济建设,开发石油资源,西北有色地勘局在全国有色地勘局开了先河,大胆创新,开展第二产业,冒风险,贷款150万元购置材料,与延长油矿签订了为期4年共计17万米的钻井合同。宋春旭被任命为局陕北石油钻井指挥部的副指挥。从此,为完成这项意义重大的任务,他心系老区,不忘初心,没黑没明地干,从4年的合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后,又接着打了8年、10年的油,不仅赢得油矿和延安地委、行署的赞扬,同时获得省领导的表扬,指挥部被陕西省委授予“发扬延安精神先进集体”光荣称号。1992年,老宋荣获“陕西省劳动模范”。

然而,有谁知道,我们的宋春旭指挥,为了延安的经济建设,打油10年,他所付出的艰辛、困苦,其中的辛酸、劳累、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,就连老宋自己在年轻时也未曾受过:“说不完的话,看不完的脸,干不完的活,睡不完的瞌睡”。这一切,直到他的生命终止,才算画上了句号。

这,就是永葆党员本色的宋春旭。

“不来延安想延安,来了延安爱延安”。当初,年过半百的老宋和年轻的工人一样,满怀热情来到延安,誓要沉睡千年的陕北黄土高原献出石油。

他原是715队的老队长,当了指挥部的副指挥、指挥后,回“娘家”,大家都习惯叫他“宋队长”,他对队上也是情缘难解。

1988年11月下旬,西北风刮个不停,陕北已降到零下六七度。一天,电台传来715队三井队发生井故的消息。老宋和赵工一大早就直奔井场,没有车接,他们趟过延河水,当时河面已结了薄薄的一层冰,五十多岁的人了,刺骨的冰水,哪受得了?过了河,冻得他们像筛糠一样,直打哆嗦。他们一到井场就投入了工作,带来了办法,也带来了动力,大伙的劲头也来了,卡在井内的钻头很快取了上来,钻机又轰鸣了。可是劳累了一天的宋副指挥和赵工,没吃一口饭,他们又一次趟过刺骨的延河水,走回住地,这时已是晚上七点多了。

他就是这样忘我地工作着。

上陕北的第三年。七八月,陕北刚下过一场大雨,雨后的黄土高原显得清新宜人,然而黄泥路给井场搬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不夸张地说,宁走十里柏油路,不走一里黄泥道。504井队往童家沟搬迁时,正赶上下过雨,尽管道路泥泞不堪,走一步退两步,但还是要搬家。白天搬迁,晚上立钻塔。为了防止事故发生,老宋和指挥部的其他几名领导都在井场。天黑,怎么立,分队把三台大车的灯全部打开,照着钻塔,几位指挥全上,其他人员也各守各位,下午饭也没顾上吃,晚上12点钟钻塔立起来了。他和其他几名领导才放心地离开了并场,车只能坐到杨家砭,从杨家砭到李渠镇还有二十多里路,他们拖着疲惫的身体,走了两个多小时,直到凌晨两点多才回到指挥部。这对老宋和指挥部的同志来说已习以为常了。

为了打油,老宋一心扑在了工作,老区多打一口油井,就是为老区扶贫多做一份贡献,然而家中的妻儿老小在他的心里是没有位置的。

1991年新年伊始,宋指挥带领指挥部的同志,组织“八五”开局,为了起好步,奠好基,他从年初上陕北,到岁末从未回过西安。人非同草木,都有个家。局领导几次捎信让他回来,他都因工作忙脱不开身而未归。9月份局领导又一次通知他回西安,一是让他参加队长书记会议;二是让他在家过个“双节”;三是见见已经出生半岁了,而他还未见过的外孙。他都以工作忙不能到会为由,向局领导又一次请了假,派了正在局办事的另一名副指挥参加。

有人说,老宋简直是个工作狂,不要家。不,我们的宋指挥,有个幸福的家庭,儿孙满堂。他想回家,也很爱家,但他离不开陕北打油,离不开工作岗位。他一年到头总是奔波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万山沟壑之中,回不了几次家,甚至一次也不回。陕北打油10年,他回家的次数都是曲指可数的。

平时,老宋给人的感受似乎说话很冲。其实他待人直爽、厚道,有话就像竹筒倒豆子,一倒见底。办起事来也从不含糊,一般人没有他那种认真劲和细心劲。

一次,我有心地翻看他的工作笔记,真可谓是个“粗中有细”的人。

早在五十年代初,他就有积累资料的好习惯,从当机长、分队长、大队长,一直到延安当副指挥、指挥,在哪里找过矿,打过钻,钻孔多深,他都有详细的原始资料记载,有的还画了图。

在延安七里铺,有次我去他的办公室,白白的墙上贴了一张他画的延安、榆林地区行政示意图。我伫立在地图前沉思了许久,这哪是地图,分明是宋指挥10年用心血编织出来的“耕耘图”啊!

他把局陕北打油各单位从1987年以来打的上千口油井,用鲜红的小点在地图上标记得格外引人注目,看上去如同盛开的山丹丹花,开红了陕北两区15县的山山峁峁、沟沟岔岔,真令人心驰神往。

壮心不已

局陕北打油10年,在岗时我几乎每年要去延安采访。每当我在指挥部看到宋指挥那整天风风火火、忙忙碌碌的样子,一股钦佩和敬慕之情油然而生。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,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。这不正是对他的真实写照吗?

他初上陕北时,已年过半百,到了知天命之年。可他似乎不知道什么叫休息,什么是疲劳,在他的日历上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。

在指挥部,当初按年龄、职务排,老宋都排在第二把交椅上。后来,刘涛指挥病倒,他就升位了,但他干起工作来,敢和年轻人较劲。晚上,他房子的灯熄得最晚,早晨亮得最早,一天24小时,对他好像还不够用,所以他只有从休息上多挤出点时间,用在工作上。

全局由开始四五百人打油,到1994年年底,已发展到职工、民工上千号人。作为打油的总指挥,这些人的生活、生产、安全等一切他全挂记在心上,即使睡觉也没有睡实过。

打油签合同,他要亲自到场;井场搬迁,他能去的,都没空过;处理井故,他几乎次次在场。就这些,别说是对一个快到六旬的人,就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,又咋能受得了,特别长达10年时间更难扛得住?我们的宋指挥他全都抗过来了,而且抗得很硬很硬。

1989年8月19日,在革命先烈谢子长的故乡子长县新庄库,713总队三井队给子长油矿打5136号井,设计井深800米,打到724米时,发生井故,技术套管下不到位置,又提不上来。当时身为分队党支部书记的任连德同志身先士卒,带领7名有经验的职工去处理,由于事故复杂,难度大,到12月份收队还没处理好。这口井对该区生产至关重要,所以第二年子长油矿说什么也要队上处理好这口井。8月份,任连德再次领了几个人重上新庄库。这次,老任上去再没有回来。为了延安的经济腾飞,他匆匆地走了,把热血洒在了老区的黄土地上,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。

任连德牺牲了,但5136井故的处理,油矿没有因此放弃,并提出“713队处理不好,请你们局想办法处理,仍不能处理好,我们可请别的队处理,总之油矿要求对该井非处理好不可。”当时指挥部在家的领导宋副指挥思前想后,和米忠华副指挥研究,认为矿上在将我们的军,我们也确实太熊了。于是他果断决定,一是坚决处理好这起井故,11月1日上山行动;二是重新组织井队,副分队长高栓林任井队长,原3个井队长当班长,同时从3个井队挑选了21个精干民工组成新的井队,并安排了新的技术员、安全员。一个组织严密、精心施工的新的战斗打响了,他们誓师完成老书记没有完成的事。

为了赢得信誉,为了慰籍牺牲的英灵,老宋冒着零下10多度的严寒,同工人一块住在山上附近老乡的旧窑洞里,亲自指挥井故处理。他不减当年勇,和工人一起滚爬摸打,一块吃糊汤就咸菜,坚持了半个月,终于在任连德同志牺牲3个月差两天的时候,于11月16日处理好了5136井故,为西北有色地勘局争了光,提高了油矿对西北有色地勘打油人的看法:“他们是一支过得硬的队伍”,同时挽回经济损失10多万元。

打油十年,宋指挥时刻不忘 发扬延安精神,坚持用延安精神创业。“打铁先得自身硬”,一事当前,他首先考虑如何为基层服好务,而不是考虑领导的身份、脸面。

初上陕北时,指挥部有一台小罗马车,跑了几年,实在不能用了,1991年决定买新车。为了方便基层,下分队、井队好给捎备件、蔬菜什么的,宋指挥建议买了一台仪征工具车。这车看起来很不起眼,可几年来给井队解决的燃眉之急不计其数。

用宋指挥的话说:“这才是给基层办实事”。的确,他从不为坐那后面拖着一个车斗的小车跑上跑下、跑信息、跑甲方而觉得寒碜。

有人说,市场经济,要的就是派头,否则人家和你不谈合同。老宋不这样认为。他说,要不要派头,谈不谈合同,关键不是看你坐什么车,有什么派头,而是看你这个单位有没有信誉,有没有过硬的技术队伍。所以,他签合同,跑信息,还是延安作风,坐着他那工具车到处跑,能省一个就省一个。为给分队买些低价钻杆工器具,他和赵工多次跑南阳,上河北,下四川,去西北等地,购回石油物资材料,既解决了生产急需,又节约了大量资金。然而有谁知道,他们出差住招待所挑低档次的,吃饭从不讲究,回来弄得精疲力尽人憔悴。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也够上新闻了。

老宋就是这样的人,为了老区的明天,呕心沥血,豁上命的工作,唯独对自个的身体一点不上心,而是整天在为老区多打油透支着自己有限的生命。

由于长年累月的如此辛劳,即是“铁人”也是受不了的。我们的宋指挥,早已积劳成疾,但他从不在意,从不吃药、打针、住院,都被他的“执着”、“犟劲”,病被他表面上压住了,实际上病魔却在一天天地吞噬着他原本健康的身体。1997年的上半年病已给他亮了“红灯”,他还是硬挺着、没事的,不住院,不回西安。结果病魔一下子把他击倒,病痛折磨得他无法忍受。局领导和指挥部的同志,再三劝说,最后硬是强行把他火速送回西安,没进家门,直接住了院。经大夫诊断、检查,确定先解决严重发炎且很危险的胆 结石,立马作手术。手术是成功的,缓解了病痛,人有了精神,他还高兴地给赵工打电话,说“不几天他就可出院回延安了!”

事情常常捉弄人,更不随人愿。就在宋指挥这次打完电话后的第三天,竟成了他的绝世电话,潜伏多日也是致他于死地的一种恶疾,由于病情突然恶化,经抢救医冶无效,我们的好指挥,钻了一辈子大山的老地质、老党员、陕西省劳动模范宋春旭,不幸于1997年8月7日与世长辞,享年66岁,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事业,离开了他深爱的延安。

宋春旭同志的先进事迹,他的创业精神,不是本篇文章所能叙述完的。当我看到伫立在陕北黄土高原,山山峁峁、沟沟岔岔上的一个个磕头泵日夜不停地抽动,一辆辆油罐车将乌黑发亮的原油源源不断地送到延安炼油厂,我的心颤动了!这不正是我们的宋指挥,不忘初心,永葆党员本色,坚持陕北10年打油,所结出的丰硕成果吗?

退休职工 王军升